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
时间: 2024-11-10 00:42:33
(部分内容来自网络,其真实性存疑,为了避免对您造成误导,请谨慎甄别。)
宁强县历史悠久,其名称和历史的演变都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。
宁强县古为氐羌居地,最早是一个叫羊鹿坪的山村,这里草木丰茂,宜耕宜牧,羊奔鹿鸣,风光旖旎。早在夏商时,羌人已迁入陕南,居于今宁强县境及周边一带。到了春秋战国时期,羌氐据有今宁强西境,蜀据有东境,后统一于秦。秦汉以降,宁强境内多为羌氐所居。唐初,在今宁强县境内设有金牛县、三泉县和嘉牟县,不久,金牛、嘉牟并入三泉。北宋乾德五年(967年),宋太祖赵匡胤下诏,三泉县直属京师,此后长达137年之久,开我国中央直辖县之先例。元初,改大安军为大安州,治所由三泉移至今大安镇。元至元二十年(1283年)改州为县。明初并入沔县,但大部分不愿离开故土的羌人,隐瞒身份,在今宁强南山一带深山老林隐居,繁衍生息,成为现今一带大部分居民的先辈。
此外,宁强县的历史也与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紧密相连。明洪武二十九年(1396年),羌人田九成与沔县(今勉县)县衙书吏高福兴等人,以白莲教为号集聚群众,揭竿而起,自称汉明皇帝,建元“龙凤”,高福兴称“弥勒佛”,在宁强境内发动起义。这次起义虽历时短暂,但对朝野震动颇大。随后,明廷为防羌人义军再度兴起,于第二年六月命指挥姜观在羊鹿坪(今宁强县城)拓荒筑城,建造官府,把宁羌卫所从徽州南迁至羊鹿坪,屯垦以备边患。自此,宁羌即为汉中西部一军事重镇。
而宁强县名的由来,也与这一历史事件紧密相关。明太祖朱元璋为防义军东山再起,于明洪武三十年(1397年)在今县城设宁羌卫,将卫队从甘肃徽州移驻于此,寓意“辑宁羌氐,欲羌之永宁”,自此,宁羌(强)卫、州、县的治所和全县政治、经济、文化的中心便设于此地。清代存州、废卫,民国二年(1913年)改州为县,正式定名为宁强县。1935年1至3月,红四方面军曾在宁羌建立苏维埃政权,为纪念红25军军长蔡申熙烈士,取县名为“申熙县”。1940年,宁羌县倡议,拟更县名宁羌为宁强,经国民政府核准,准予自民国三十一年(1942年)元月1日启用新县名,一直沿用至今。
总的来说,宁强县的历史悠久且丰富,其名称的由来和演变都反映了这一地区的历史发展和文化变迁。如需更多关于宁强县历史的信息,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当地历史文化专家。
相关阅读: